Saturday, March 21, 2009

问答卢万斌博士一事(一)

(Published also in Biweekly China Tribune 3/27/2009 Edition)
问:卢博士近况如何?
:3月16日,我告诉他很快就能回中国去了。他情不自禁地说:“真的啊”。他中风以来我还没听他说过音、调、情如此周到、标准的汉语呢。接下来我跟他讲事,主要是告诉他谁谁谁都在帮他。他听得眼泪汪汪的。他太需要好消息了,需要刺激,需要机会。

他坐在沙发里,一手拿纸,一手拿笔。纸上半页写得满满的,也写得工整。似字,非字,重点在非。类似的作品我看过不少,近期增多,但我能想象成字的却好像少了。他正好坐在一份华兴报上。报纸露出来的部分就是我们呼吁帮助他的信。我问过医护所,是否见过他阅读书报什么的。回答是只见过他逐页地翻。那我也见过。那不是阅读。他偶尔会在图片上注目一、二秒。

3月20日我又去了,主要找护理所的人问问他的身体情况是否稳定--因为价格好的机票是不能换出发时辰的。护理所说,很稳定,血糖指标也好,已经同他谈过采取什么措施减少他路上大小便的问题,他都同意了。还说,他路上的食物,我上超市买几瓶婴儿食品就行了。

我去看时,他躺在床上,一个护理助手正好在给他跳舞呢。回国的事显然已经在他心里扎根了。我谈起时,他似乎格外地宁静。我给他说了一些诸如要特别注意安全、尽量多吃、锻练等等的话。他都听着,都点头。要他注意安全,因为他走路不稳,不时摔。为那事医护所还专门讨论过几次。一会儿给他轮椅,一会儿又不给,来回几经更换。

他上身穿着毛衣,下身的牛仔裤褪至大腿,两者间是标准的一次性尿布(纸)。右手捏着尿布的沾条,食指上是一个小红点。我问他是不是抽验血糖扎的。他点点头... ...

添这些细节,目的是给他功能方面像一岁小孩的说法加点注释。说实话,我不愿意谈这类事,因为那样有碍他的人格之尊。但问细节的人太多了。我们先保他的生存吧。

问:卢博士持美国绿卡,在这儿经济上有社会保障。美国的医疗条件等都比中国好。为什么他不就这么呆下去?
:他有经济保障。但更有“四无”在迅速吞噬他恢复的机会,乃至危及他生命本身。四无是:无医疗、无食补、无心情、无刺激。

一无医疗。谁都说,美国各种医疗条件和设施都很好。但他已与那些东西绝缘几个月了。唯一的例外是他需要急救的时候。医生说,他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他的潜力,再给治疗也是白搭。所以根据有关社会救济法规,他从去年11月中旬起就不再得到任何治疗。这不会好了的断言属于自行兑现性断言:说不会好了,不给治疗,他的能力、潜力当然就没什么机会变好。但大凡接触过中风病人的都知道,有些病人在中风后过很长时间才表现出质变性的恢复。

二无食补。这儿还有很多的中西餐馆,他我一起品尝过不少家。但他自中风以来吃的只是瓶装糊状婴儿食品。每餐,都是那东西,历时八个月,如果他不走,就一直到生活的最后。他一般只吃五到七成。即使正常健康人那么吃,也会进入病态的,因为那样胃会萎缩、会不懂饥饿的。有过一次例外。那是12月17日,我带女儿去看他,发现他在急救室。下午三点钟左右,我问他饿不饿,他点头。我就跟医生说,给他点吃的。医生问,他可以吃什么。我说比较细软的东西吧。医生就去弄了夹心面包,夹的是鸡肉碎片,把面包的硬皮部分去掉后递给他。他吃得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似的,吃完了还留恋地把手指逐个舔了,还带着一脸的享受样。后来我告诉他的法律监护人这件事,请她去要求给他比较正常的食物,但从无下文。直到2月24日与护理所开会讨论送他回国时,我提到那吃三明治的事。所长说,不能吃,你怎么知道没有一点半滴的食物跑到肺里去了呢?这就是护理所只允许他吃婴儿糊状食品的理由。那不是近似因噎废食吗?正常人不也时有吃呛吗?他们不管那些。他们只求无过,即使出差的可能极小。吃那样的食品,他是不会有好的希望的,他现在的皮包骨也是必然的。

三无心情。他倒是有药服。很大比例是抗或防忧郁症的。他在那种境遇的心情,我们能推测会很糟,但无法想象其中的煎熬、痛苦。长期大量服用那类药,正常健康的人恐怕也会变得不正常、不健康。

四无刺激。他的脑子需要不断刺激,才有机会苏醒、恢复。但在这儿,很少有那样的机会。他绝大部分时间是自个坐在那儿发呆,或躺在那儿发呆。

那“四无”累积的结果是各项能力指标没有变好的,只有变坏的。特别是说话量接近零;有时好像在说话,但大多没声音出来。相比,9月23日有一对好朋友夫妇第一次去看他的时候,他表现出了语言上的最大飞跃,他说要联系他大哥,还报出了大哥的姓名和电话号码。我当晚听说后感到奇迹出现了。但以后再没超过那次的表现。现在已经回落到了我所知的最差。

凡是去看过他的人都有一个感觉:他现在就相当于在不断下沉的流沙坑里,等救助。如果我们不行动,实质上,那也是一种行动,就是撒手不管,看他在流沙坑里继续下沉。结果会是无法弥补的遗憾。譬如,他的身体不再能承受长途飞行而断了他的归路。或者更糟。

所以,对他情况有直接了解的人,如他本人、医护所、法律监护人、朋友,都认为他在这儿没希望。继续把他留在这儿的话,他太悲惨,我们无人道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