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July 1, 2009

三 华篇: 4 驾驭

“......他一气写成《致捐献人与捐献心》,赞扬捐献人,叩唤捐献心......”


开始,是起始,是开端。即使据最乐观的估计,按英语常言,“好的开端是半个成功”。要使募捐之车高歌猛进、满载达标,必须有人五驾齐驱、持续努力。那是,必须继续呼吁、引导,必须随时答疑、消虑,必须随需介绍、陪访,必须不断开拓潜在捐献人源,必须确保捐献人的持续关注、积极投入。所有联名呼吁人,投入这场努力。参与的关注人士,不计其数。

自从募捐开始,中音一直感到确实象在“驾驭”。象在驾驭时间。时间有点桀骜不驯。有关老卢之事的电子邮件,他平均每天发出八封多;他收到的,更多。那仅是邮件。还有纷纷而至的电话。与邮件相比,电话数目,较少;所耗时间,也许难分伯仲;驾驭难度,则更高:必须呼之即来,来之即谈,谈到对方满意为止。还有定期的募捐进展报告,还有《介入》,还有募捐的其它方方面面,还有募捐之外的面面方方......

中音更感到象在驾驭车马。驾驭车马的主要动作是更正,更正车马,或更正驾驭人先前的指令,因为太快、太慢、太左、太右而作更正。他发现自己一直在忙着更正,忙于更正自己。他发现自己很被动。

3月1日,他收到了来自陌生人有关募捐的第一只电话。对方的目的是提醒。一,老卢在中国得不到美国社会保障金,永远。二,医护队赞成走人,因为留着赚不到钱。三,家人,不可信。四,呆在原地,最好。

中音耐心地试图逐点澄清。对方能关心到采取行动,又思索又打电话,精神可嘉;唱反调,更难能可贵;为了预防毫无干系的人吃亏,堪称见义为勇。观点欠妥,只是因为没机会象自己一样长考深究。问题出于,有关一、三、四,联名呼吁信《请帮一把卢博士》没有讲,或没讲透。

翌日,中音收悉募捐开始后的第一个行动性提议:向中国领事馆要资助。毕竟,老卢是中国公民。这又是一个《请帮一把卢博士》没涉及的方面。

中音随即向提议人和扩大了的朋友邮件圈,就那提议作出长篇解释,还讨论日前电话上提及的观点。那样的解释、讨论,不仅必要,还需及时。既然有人化时化力提出,必然有许多人持类似想法。解答得越早、越透,那些人响应的可能就越大。

4日,中音干脆在《介入》开辟《卢博士时事》专栏,用以释答疑虑、介绍近况。首期主要讲的,来自于那两次交流:老卢在老家会得到美国社会保障金;不要指望中国领事馆资助。专栏还介绍了日前有关老卢的见闻,自此不时用于公布类似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。

6日,他注意到,《请帮一把卢博士》既不含《介入》网址,也没有讲如何在网上捐款。有心人如果在其它网站读到它,就不知道如何去“帮一把”。疏忽似小,但徒增有心人的麻烦,甚至会使一些人错过捐献的机会。

中音立即对《请帮一把卢博士》作了相应更改、补充。为了弥补,他自此不时关注老卢之事在网上的踪迹。只要可行,他就跟贴评论,介绍《介入》;或者,直接联系网贴中的邮址。在乎网贴评论的人,该是有心关注的人。

7日,从有些电话询问中,中音认识到《请帮一把卢博士》的又一个疏忽:没谈到捐款是否可以免税。得到李女士的确定后,他随即将信息加进《卢博士时事》。免税,对捐献者也许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可免税意味募捐的正式性、信誉度。

8日,中音把《给国内朋友的信》张贴于《介入》,以此向读者通报对老卢回家后所需费用的新估计。他也想借此机会提醒,募捐的目的不仅是送人回家,还得为回家之后提供支持。《华兴报》登载联名信用的大标题只讲“帮助明州患病同胞早日返回祖国”,也许会引起误解。

从琳妲的邮件,中音认识到,《请帮一把卢博士》只列她的邮址是个错误。他自此在所有募捐文献中用自己的邮址取而代之。

13日,他在《介入》给《请帮一把卢博士》补上老卢风华正茂时的标准像。所谓,“一图千词”。标准像也许能在读者中唤醒曾经相见相识的记忆,唤出对人生今昔会有如此落差的感叹,唤起相怜相悯该相助的冲动。

16日,中音意识到,《请帮一把卢博士》没有说明网上捐款能否得到华人社会服务中心的收据,或是否够格免税。得到李女士肯定后,他再次对《介入》上的文章进行加工,作出相应陈述。

他还意识到,身处外地的人在怀疑整个募捐只是捞钱骗局。对方从《请帮一把卢博士》中发现好几个“可疑点”。譬如,支票寄《华兴报》而不直接寄华人社会服务中心?那样兜圈,不是圈套?对方以打算看访为藉口,索取护理所地址和电话号码。接着,疑问愈深,因为护理所拒绝在电话上肯定或否定所里有老卢。

中音解释道,那是因为法律不允许。要对方思考,如果名人入住,护理所敢不敢贸然透露。老卢与名人在法律上得一视同仁。中音要对方与本地的护理所核实。对这种解释的有效性,他并不乐观。有人说过,“相信你的人,不需要解释。不相信你的人,解释也没用。”

但是,人家凭什么相信中音或其他联名呼吁人?《请帮一把卢博士》中,除了自称朋友,呼吁人没有谈及自己,也没有谈及与老卢的关系。

17日,从中程代表南京朋友写的邮件,中音想到,《请帮一把卢博士》没有谈及回国后的风险,给以联名人没考虑风险的错觉;也没有谈到现实病情的每况愈下,给以可以维持现状的印象。结果,三周内,从有心人中,就象从南京朋友那里一样,听得最多的,就是风险,好像现状平安无事。诸如,“久病无孝子”,国内医院乱开医药费,美元会严重贬值,社会保障金得交税,等等,不一而足。

他还想到电话上的其它询问:老卢怎么样了?为什么家里不派人照顾?单身无负担的信息技术师怎会没钱?怎么会没有雇主提供或自己储蓄的退休金?谁会相信?如此等等。

所涉及的,大多是《介入》和《华兴报》上没有谈到的。依此推理,有心人一般都读了发表的材料,一般会去读新出的材料。汇总疑问,逐个给予解答,一同发表出去,会省许多人的心、许多人的时间。

中音便以给中程的邮件为起点,撰写最终定名为《问答卢博士一事》的文章。全文近六千字,采用问答形式,包括并远远超过《介入》上有关老卢及为之募捐的已有信息。他于21-22日把文章分步贴上《介入》。

感谢南京朋友,中音给《华兴报》的老程坦白地写道,要不是他们,就不会写那样的“大块文章”,不会去如此系统地考虑、阐述那些问题。

英语常言道,“事后的视力是二十/二十”。华语里,有“事后诸葛亮”一词。都是指后见之明。如果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文章,该多好!虽然,文章里的许多想法、内容,得益于募捐活动的经历和磨炼。也许,该文能成为“后人之鉴”。后人就不用象他一样作那么多零敲散打的弥补、更正。

当然,除了更正,除了被动,就象驾驭人必须确定车马的目标去向、速度等等,中音也不时主动出击。

3月4日,受捐献反应鼓舞,他一气写成《致捐献人与捐献心》,赞扬捐献人,叩唤捐献心,将其贴上《介入》。他自此把该文作为献辞,随感谢信寄赋每一位网上捐献者。这是一份象征性的还礼,是“思想食物”。他想让捐献者稍作滞留,分享他的体会,回味捐献的深层含义。

5日,中音联系读者较多的《文学城》、《博讯新闻网》,希望使募捐的事进入其要闻栏目。他还考虑过教堂、公司等其它通达大众、寻求支持的途径。限于时间、精力,他决定把努力主要集中在简便、省时的电子网上。

10日,新一期《华兴报》得发布募捐进展、捐款名单。为了声势,捐款名单,越长越好。中音因此向邮件圈发邮,介绍相关背景,吁请立即行动。他指出,捐款贵在立刻。起始捐款,有带动作用,造成雪球效应,越滚越大。反之,太多旁观、等待,会使募捐之业窒息、夭折。他强调,时间有限,老卢的健康、伴旅的时间表,都不容等待。他结尾呼吁:行动,唯有即刻行动。

22日,他自16日一直试图建立的老卢事宜讨论网络,终于成功,从而为有关交流开辟了一条方便渠道。纳入成员有六十来人,包括网上捐款者、其他关注人员。

新渠道也伴生出新问题。

翌日,鉴于随机观察,讨论网络上出现了即兴提议:老卢该留下来等待恢复。

俗话说,人多主意多。俗话又说,人多力量大。只有主意齐,才能力量大。中音因此发出长篇评论,旨在防患于未然、确保齐心协力。他回顾,他最早也期待恢复,但只见失望。他强调,不能凭偶尔的观察,必须看长期的趋势。病人的亮点,表明恢复潜力,但护理所视而不见,不给机会。唯有回家,才有机会。

中音想到“重新发明轮子”一说,那是,没有必要的“重起炉灶”。他想到牛顿的名言“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,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。”他感到言兴未尽,便补语道,就老卢之事,希望大家站在他的肩膀上,而不是从头探索。

由于太多太杂的邮件,有成员退出了才启始的讨论网络。24日,中音给网络发邮,支持有人的提议,一对一的邮件不该发入网络。

26日,他给讨论网络发出上千字的通报、评论。他重申募捐目标的双重性。那是,不光为了老卢的回家,还为了回家后的经济保障。他因此结语道,善款多多益善。

27日,他从老卢的通讯录中选出陌生的电子邮址,再给分别发邮,通报老卢的近况。那些人,朋友一场,应该知道老卢的悲剧,也应该给予提供帮助的机会。他感到有道义责任,尽可能把那两个“应该”变成现实。

中音的活动,无论被动还是主动,大抵为幕后操作、个体交流。募捐操作的幕前,呈现在公众面前的,又会是何等景观?


(上一章)(下一章)(回总目录)(回细目录)


联系作者:寄电子邮件评论/建议/帮助(请别打电话)
慰劳作者:请喝咖啡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